栏目导航
走进世界 斯里兰卡——乘坐海上小火车体验从红茶香到宝石光的感官盛宴
发表时间: 2025-02-23 18:49:28 发布于:渔业养殖网
凌晨五点,印度洋的海浪轻拍着加勒古城的岩石城墙,一缕晨光穿透灯塔的迷雾。渔夫们踩着高跷木桩,如雕塑般静立海中,等待第一轮的收获;高山茶园里,裹着纱丽的采茶女指尖翻飞,摘下沾染晨露的嫩芽;佛牙寺的钟声穿透康提的薄雾,信徒手捧莲花赤足踏上石阶……这里的一切,仿佛被时光遗忘,又仿佛在寂静中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斯里兰卡——这个曾被马可·波罗誉为“连天堂都嫉妒”的岛屿,藏着太多未被主流旅行指南记载的秘密。它像一颗被印度洋浪潮反复雕琢的蓝宝石,棱角中折射出佛教文明的辉光、殖民历史的伤痕、自然馈赠的丰饶,以及一个民族用微笑疗愈战火的坚韧。
2024年10月1日,斯里兰卡官宣,对持有中国护照的游客实施免签入境!游客入境后可停留30天。这也为我们中国国民去探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今天,让我们一起预先走进这片土地,提前了解它的历史、文化、自然和人文之美。8处世界遗产、13个国家公园、52个自然保护区......你想要的山海,你追求的safari,你需要的寺庙宁静等,来这通通可以满足。
斯里兰卡,坐落在印度洋的怀抱中,形似一滴坠落的泪珠,又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但若仔仔细细地观察,你会发现这颗“宝石”实则是一把钥匙——它扼守波斯湾至马六甲海峡的“海上石油生命线”,自古便是商船补给的战略要冲。它与印度隔保克海峡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十字路口”。
斯里兰卡的国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海南岛),首都为科伦坡,行政首都为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科特。拥有1340公里海岸线,从南部本托塔的黄金沙滩到东部亭可马里的红岩断崖,每一处浪花都在演绎不同的地质史诗。
岛屿中部的霍顿平原突然拔地而起,海拔超2000米的山地如同上帝无意打翻的“地形沙盘”,瀑布、茶园、云雾森林在此交织。因长期与大陆隔离,演化出52种独有脊椎动物,锡兰豹、紫脸叶猴等“岛民”成为活的进化论教科书。不大的面积却浓缩了海滩、雨林、高山、古迹的极致风光,有着引得无数人心驰神往的风景......
斯里兰卡的国旗的旗地为咖啡色,四周为黄边,中间是一头紧握战刀的狮子,咖啡色长方形的四角各有一片菩提树叶。1951年3月2日,在国旗的左边增加了绿色、橙色两个长方形和黄色分割线。
斯里兰卡国徽中心的狮子图腾立于象征丰饶的稻穗碗之上,外围日月图案源自康提王朝的“宇宙永恒”信仰。最底部的与莲花,暗喻佛法如车轮推动时间,而人心应如莲出淤泥不染。这个浓缩的图腾体系,恰似斯里兰卡文明的微缩模型——世俗王权、宗教信仰、自然馈赠的完美平衡。
斯里兰卡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分为旱季和雨季。不一样的地区的气候差异显著:沿海地区阳光充足,适合沙滩度假;山区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斯里兰卡的气候多样性也为其农业和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是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僧伽罗字母圆润如佛珠,泰米尔文字棱角似神庙浮雕,英语作为通用语言普遍的使用,方便游客沟通。这种语言的多样性也反映了斯里兰卡的文化多元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多种语言进行交流,体现了斯里兰卡社会的包容性。而当你在科伦坡看到“කොළඹ-Kolamba-கொழும்பு”(三种文字书写的“科伦坡”)时,便触摸到了这一个国家最深的身份焦虑与包容。
佛教是斯里兰卡的主要宗教,约70%的人口为佛教徒。此外,印度教、教和基督教也在此共存,形成了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斯里兰卡的宗教节日丰富多彩,如佛牙节、泰米尔新年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斯里兰卡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闻名,尤其是宝石、茶叶和橡胶。锡兰红茶享誉全球,而蓝宝石、红宝石等更是为斯里兰卡赢得了“宝石之国”的美誉。斯里兰卡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斯里兰卡饮食以辛辣著称,咖喱、椰子和香料是主要食材。经典菜肴如米饭咖喱、椰子煎饼(Hoppers)和炒饼(Kottu Roti)深受当地人喜爱。斯里兰卡的饮食文化不仅反映了其地理环境的特点,也展现了其多元文化的交融。坚持用右手抓食也是斯里兰卡人的传统饮食上的习惯,不仅因左手被视为不洁,更因他们相信指尖能感知米饭的湿度、咖喱的稠度、椰浆的丝滑度。
斯里兰卡卢比(LKR)是官方货币。近年来,斯里兰卡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率,2023年约为20%,这对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尽管面临挑战,斯里兰卡政府正在努力采取一定的措施稳定经济,恢复民众的信心。
斯里兰卡的基本的建设近年来有所改善,尤其是在交通和通信领域。主要城市如科伦坡和汉班托塔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尽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有待提升。2023年,斯里兰卡的GDP约为850亿美元,年增长率约为3%。但是,经济稳步的增长仍然面临挑战,部分原因是外债压力和农业产量波动。斯里兰卡政府重视教育,自1945年起实行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2013年居民识字率达92.2%
目前大约有2000-3000华人在斯里兰卡生活,主要活跃于零售业、进出口贸易、酒店和餐饮业等行业。
斯里兰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最早的居民是维达人(Vedda),他们是岛上的土著部落。
僧伽罗人的到来:公元前543年,来自北印度的僧伽罗人(Sinhalese)在王子维贾亚(Vijaya)带领下登陆斯里兰卡,建立了第一个僧伽罗王国。
佛教传入: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派遣其子摩哂陀(Mahinda)将佛教传入斯里兰卡,佛教成为斯里兰卡的国教。
阿努拉德普勒与波隆纳鲁瓦王朝: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和波隆纳鲁瓦(Polonnaruwa)是斯里兰卡古代两个重要的王朝,留下了大量佛教遗址和文化遗产。
南印度入侵:斯里兰卡历史上多次遭到南印度泰米尔人的入侵,导致僧伽罗王国与泰米尔王国之间的长期冲突。
葡萄牙殖民(1505年—1658年):1505年,葡萄牙人抵达斯里兰卡,控制了沿海地区,并引入基督教。
荷兰殖民(1658年—1796年):荷兰人取代葡萄牙人,控制了沿海省份,同时发展了贸易和农业。
英国殖民(1796年—1948年):1796年,英国人从荷兰人手中接管斯里兰卡,1815年完全征服康提王国,统一全岛。英国殖民时期,斯里兰卡的经济以种植园经济(如茶叶、橡胶、椰子)为主。
政治发展:1972年,锡兰更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1978年改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锡兰”一词源自葡萄牙语“Ceilão”,这个词源于当地僧伽罗语中的“Sinhala”(意为“狮子之地”),后来被英国殖民者沿用为“Ceylon”。
“斯里兰卡”源自僧伽罗语,意为“神圣的土地”或“光明的土地”。其中,“Sri”意为“神圣、光辉”,“Lanka”读音来自“楞伽”,是极难到达的地方,既想凸显国家悠久文化历史;又想说明这是个难以到达的国度,从而暗示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兰卡岛最早出现于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猴王哈奴曼为救悉达公主从印度半岛的南端架起彩虹桥来到兰卡岛。
图中我们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宝石海峡之间有一条狭长的海底沙丘。莫非这就是猴王在百万年前搭建的桥梁么?斯里兰卡岛屿与大陆的分离,的确也就是百万年以来才发生的事情。
1972年,斯里兰卡通过新宪法,宣布成立共和国,目的是摆脱殖民地的历史影响,强调国家的主权和民族身份。改名是为了回归本土文化和历史根源,彰显斯里兰卡的佛教传统和僧伽罗文化。新国名“斯里兰卡”被视为国家独立和自决的象征,标志着斯里兰卡人民对自身历史与文化的重新定义。改名后,斯里兰卡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特别是在后殖民时期得到了增强。斯里兰卡在国际上逐渐以新国名被广泛认知,尽管“锡兰”一词仍用于某些品牌(如锡兰红茶)。
1983年至2009年,斯里兰卡经历了长达26年的内战,主要是僧伽罗政府与泰米尔猛虎组织(LTTE)之间的冲突。2009年内战结束后,斯里兰卡开始重建和发展。
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当时中国高僧法显到访斯里兰卡,开启了双方的文化与宗教交流。1957年,斯里兰卡成为南亚地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两国正式建交,此后从始至终保持友好合作。在经济领域,中国是斯里兰卡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之一,参与了汉班托塔港、科伦坡港口城等标志性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了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
同时,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合作,斯里兰卡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热情参加其中。在文化与人文交流方面,佛教文化、教育合作和旅游往来成为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尽管斯里兰卡对中国的债务问题及地理政治学压力有所顾虑,但双方在基础设施、贸易、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未来关系有望进一步深化。总体而言,中斯关系建立在历史友好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是南亚地区与中国合作的成功典范。
下图为位于科伦坡的南亚最高塔莲花塔,也是科伦坡的标志性建筑。该塔高350米,建造成本为1.04亿美元,其中80%的资金由中国提供。此塔也是斯里兰卡与中国友好的象征。
斯里兰卡被称为“世界的眼睛”是世界上捐献眼角膜最多的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起斯里兰卡已捐献了67000多枚眼角膜涉及57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已经帮助中国数千人恢复光明)。
“国家破产”并不是像企业破产那样直接倒闭,而是指一个国家无法偿还债务,经济陷入严重危机,政府没钱支付基本开支(如进口食品、燃料、药品等),人民生活会受到巨大影响。导致斯里兰卡破产的直接原因很简单:没钱了,外汇耗尽、债台高筑、依赖进口......究其根本还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单一化,以及政府的领导力有关,比如2019年,总统拉贾帕克萨推出了一项政策,强制减少化肥使用,导致斯里兰卡这个以农产品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国家的农业产量一下子就下降,粮食短缺。破产后对人民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全国性的电力短缺,物价的飞涨,社会治安不稳定......当时的总理和总统被迫下台。
现在斯里兰卡正在从破产边缘艰难复苏中,为了恢复经济,政府做了开放旅游、农业改革、推动数字化经济的发展等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大家都希望这个宝石国度能在未来继续闪耀!
斯里兰卡是世界上优质宝石的出产地,几乎90%以上的土地下面都能够找到宝石矿藏的痕迹,是名副其实的“宝石之岛”。斯里兰卡出产的宝石主要有蓝宝石、红宝石、猫眼石、亚历山大变石、月光石等。以其高净度和鲜艳色彩闻名,尤其是蓝宝石,被认为是最优质的产地之一。斯里兰卡的宝石主要产自河床和冲积平原,采用传统的人工开采方式,环保且可持续,其宝石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 2000多年前,是全球最古老的宝石产地之一。
首都科伦坡郊区的小镇 拉特纳普勒(Ratnapura) 是斯里兰卡的宝石贸易和加工中心,被称为 “宝石之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与选购宝石。但游客去选购宝石的时候需要提前做好功课,了解不同宝石的市场行情报价,避免被高价忽悠,在不熟悉的情况下,最好选购带权威机构(如GIA、AGTA)的鉴定证书的宝石。
现藏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 “斯图亚特蓝宝石”(Stuart Sapphire) 就产自斯里兰卡。
前文提到斯里兰卡的有另外一个名字是叫“锡兰”,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锡兰红茶就是产自斯里兰卡。红茶产量巨大,年产量达2.849亿公斤,占全球红茶总产量的 7%,红茶出口也占全国出口总收入的10%。斯里兰卡红茶的风味因产地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具有以下特点:
红茶在斯里兰卡人的日常生活中占了重要地位,无论是早餐还是下午茶,红茶都是必不可少的饮品。许多游客前往斯里兰卡的茶园观光,体验采茶和制茶过程,著名的茶园包括 Mackwoods 和 Labookellie。
斯里兰卡的高跷渔夫是该国最具标志性的文化景观之一,也是游客前往斯里兰卡南部海岸时不可错过的独特体验。
高跷渔夫的传统起源于 20世纪40年代,当时斯里兰卡的南部海岸资源匮乏,渔民无法负担昂贵的渔船和渔网。为了在不使用船只的情况下捕鱼,当地渔民发明了这种独特的捕鱼方式。他们利用木杆在浅海区域捕鱼,成本低廉且简单易操作。跟着时间的推移,高跷捕鱼慢慢的变成为南部沿海地区的一种文化象征,代代相传。
现在尽管高跷捕鱼的经济效益逐渐降低,但这一传统仍得以保存,因为发展了很多捕鱼背后的价值:高跷渔夫已成为斯里兰卡南部海岸的标志性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当地社区和政府将高跷捕鱼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并通过宣传和保护的方法使其得以延续。高跷渔夫们也能通过向游客展示捕鱼技巧或提供拍照服务获得比传统捕鱼更高的收入,这样的形式比传统捕鱼更稳定和高效。
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位于科伦坡)和另外的地方博物馆中收藏了大量中国文物,主要包括:
瓷器:宋、元、明、清时期的青瓷、白瓷和青花瓷器,这些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斯里兰卡。
宗教物品:佛教相关的雕像、经卷和法器,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两国的传播与交流。
贸易交换: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斯里兰卡进行了频繁的贸易活动,这些文物大多是贸易商品。
朝贡与赠礼:古代中斯两国通过朝贡体系互赠礼物,其中许多珍贵物品被保存至今。
郑和下西洋:郑和曾于 1409年 和 1411年 两次抵达斯里兰卡,并对当地进行了友好访问。在斯里兰卡的加勒(Galle)发现了一块用中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刻写的石碑(被称为《郑和碑》),记录了郑和船队向当地佛教寺庙布施的情况。郑和的船队带来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文化,同时带回了斯里兰卡的宝石、香料和宗教文化。
斯里兰卡的海上小火车(科伦坡-加勒段)被《孤独星球》誉为“世界上最美的火车线路之一”,甚至还被《千与千寻》的粉丝认为是现实版的海上列车原型!
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体验,社会化媒体上更是刷屏无数,妥妥的“打卡圣地”!
想象一下:火车紧贴着印度洋海岸飞驰,窗外是蔚蓝的大海,仿佛下一秒就能冲进海浪中!坐在车窗边,感受海风拂面,听着车轮与铁轨的节奏,简直像进入了一场电影场景。这趟火车不仅是游客的专属,也是当地人日常通勤的交通工具。和斯里兰卡人一起挤火车,感受他们的热情与笑容,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不过在打卡拍照海上小火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建议还是不要把身体伸出窗外!!!
在斯里兰卡的海上小火车,许多游客为了拍出“网红同款”照片,铤而走险——挂火车、探出身子、甚至站在火车门口摆pose……这些看似酷炫的行为,实则危险重重!近年来,因挂火车拍照造成的摔伤、坠海甚至身故的事故屡见不鲜,让人触目惊心。
媒体最早的事故报道发生在2016年10月,一名中国女子乘坐火车从滨海城市高尔前往首都科伦坡途中,将身体探出火车外(社交平台把这个姿势打上“挂火车”标签)拍照时跌落不治身故;接着是2018年2月5日,一名中国女游客因同样原因跌落,头部受重伤;再接下来是2024年3月和4月,当地相继发生外国游客“挂火车”拍照坠落的事故。
火车运行中摇晃:海上小火车速度虽不快,但车身摇晃,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甩出。
海风与海浪:海风强劲,拍照时容易失衡;海浪溅起的水花也可能会引起滑倒。
医疗条件有限:若发生意外,斯里兰卡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救治可能需要高额费用。
而其中的后两点,适用于普遍的发展中国家甚至发达国家。所以,外出旅行或者工作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问题,最最直接的保障就是“好保游”系列保险,保险可覆盖住院费、手术费和医药费,避免因意外陷入经济困境。在海外发生严重事故时,保险企业来提供紧急救援,包括安排回国治疗。不幸发生极端情况,保险可为家人与自己提供一笔赔偿金。当然,保险的作用只是兜底,一份出境旅游保险,不仅能保护你的安全,更能让你在旅途中无后顾之忧,尽情享受美景与体验!“网红打卡”诚可贵,安全保险价更高!
目前,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如此小的面积里,累积了这么多的世界遗产,除了斯里兰卡:
阿努拉德普勒是斯里兰卡最古老的首都,也是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这里拥有众多佛教遗迹,包括巨大的佛塔、古老的寺庙和神圣的菩提树(据说是佛陀悟道时的那棵树的枝条),玄奘曾记载过此圣地,其徒弟也到访过此圣地。鲁万韦利塞亚佛塔(Ruwanwelisaya)和杰塔瓦纳拉玛佛塔(Jetavanarama)是标志性建筑,规模宏大,展现了古代僧伽罗人的建筑技艺。
波隆纳鲁沃是斯里兰卡中世纪的首都,以其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和宗教遗址闻名。这里有许多壮观的石雕佛像,如伽尔寺的卧佛和立佛,以及皇家宫殿遗址和人工湖泊。帕拉克拉玛巴胡大帝(Parakramabahu I)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使用,展示了古人的智慧。波隆纳鲁沃是考古和历史爱好者的天堂,每一步都可以感觉到古代王国的辉煌。
波隆纳鲁沃的“神圣四方庭院”是斯里兰卡中世纪佛教的核心遗址,集中了多座重要建筑。主要亮点包括:
瓦塔达格佛塔(Vatadage):独特的圆形佛塔,可能供奉过佛牙舍利。
图帕拉玛佛殿(Thuparama):保存完好的砖砌佛殿,内有巨大坐佛像。
哈塔达格佛塔(Hatadage):两层的佛牙寺,传说是60天内建成的。
阿塔达格佛塔(Atadage):最早的佛牙寺之一,由维阇耶巴忽一世建造。
这里展现了波隆纳鲁沃作为佛教中心的辉煌,这里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了解斯里兰卡历史和佛教文化的窗口。
锡吉里耶狮子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一座建于5世纪的岩石堡垒。这座200米高的岩石曾是国王卡西雅帕的宫殿和防御要塞,其顶部有精美的皇家花园和蓄水池。岩壁上的“天空少女”壁画色彩鲜艳,令人惊叹。狮爪门是通往顶部的入口,曾是巨型狮子的雕塑,如今只剩爪部遗迹。爬至顶端可俯瞰四周的丛林和湖泊,景色壮丽。
丹布勒金寺是斯里兰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石窟寺庙,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这里共有5个石窟,内有150多尊佛像和精美的壁画,展现了佛教艺术的精髓。石窟内的佛像姿态各异,壁画讲述了佛陀的生平和佛教故事。寺庙坐落在山顶,从入口到石窟需要攀爬一段石阶,沿途可欣赏周围的美景。这里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艺术爱好者的打卡地。
康提是斯里兰卡最后的首都,也是佛教文化的中心。著名的佛牙寺(Sri Dalada Maligawa)供奉着佛陀的舍利,是佛教徒的朝圣地。康提湖位于城市中心,环境宁静优美。每年7月或8月举办的佛牙节(Esala Perahera)是斯里兰卡最大的宗教节日,队伍壮观非凡。康提融合了自然与人文,是体验传统斯里兰卡文化的最佳地点。
加勒古城是殖民时期的重要港口,保留了浓郁的荷兰殖民风格。古城被厚重的城墙环绕,城内有许多古老的教堂、博物馆和精致的建筑。灯塔、荷兰碉堡和街道两旁的咖啡馆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加勒古城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是历史与浪漫交织的旅游胜地。
辛哈拉加是斯里兰卡唯一的原始热带雨林,被联合国教科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许多特有物种的家园,包括稀有鸟类、蝴蝶和哺乳动物。徒步穿越森林,可感受大自然的纯净与神秘。这里的ECO独特,是生态旅游和科研的热门地点。
亚当峰是斯里兰卡著名的朝圣地,因其顶峰上的巨大佛教脚印而得名。亚当峰古时又叫楞伽山(Lanka),相传是佛陀讲授楞伽经的地方,因其难以领悟而得名。这一带也是全岛的最高处。
这座山峰在佛教、印度教、教和基督教中都有重要意义。每年12月至4月是朝圣季,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会在凌晨攀爬,欣赏日出的壮丽景色。步道两侧有灯照明,徒步约4-6小时可登顶。
除了这些世界遗产以外,斯里兰卡还是观鲸的好地方!每年的12月至次年4月在斯里兰卡南部海岸的米瑞莎(Mirissa)和加勒(Galle)附近海域,以及6月至9月在东北部亭可马里(Trincomalee)海域,是观鲸的最佳季节。这里能够正常的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以及抹香鲸、虎鲸、海豚等多种海洋生物。观鲸船通常凌晨出发,游客有机会在日出时目睹这些庞然大物跃出海面的壮观场景。斯里兰卡的观鲸活动注重环保,提倡可持续旅游,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对自然爱好者和野生动物摄影师来说,这是一次不可错过的体验!
斯里兰卡——这颗印度洋上的“宝石”,是一个充满了奇迹与魅力的国度。从古老的佛教圣城到壮丽的自然雨林,从殖民时代的遗迹到神秘的岩石堡垒,这里每一处都散发着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纯粹。无论是感受阿努拉德普勒的宁静,还是攀登锡吉里耶的惊险,亦或在辛哈拉加的雨林中探索,斯里兰卡总能让人流连忘返,仿佛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属于它的故事。
然而,旅行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惊喜,安全始终是我们最关心的话题。无论是徒步森林、攀登高山,还是探索古迹,建议在踏上旅途前,为自己和家人多一份贴心的保障。一份旅行保障计划,不仅能为你解决意外医疗、紧急救援等问题,还能让你在异国他乡更加从容自在。毕竟,安心才是开启一段完美旅程的关键。
所以,当你背起行囊,准备踏上斯里兰卡这片神秘的土地时,别忘了为你的旅程多添一份“温暖保护”。它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美好旅行体验的尊重。愿你的旅途,既有风景,也有安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上一个: 洪湖岸边是家园——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与《洪湖赤卫队
- 下一个: 制止!触及兰山、河东、沂河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