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我国坚持“以养为主”战略变成全球渔业生产大国
发表时间: 2024-09-29 01:50:35 发布于:网片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新华社记者孙英威、董峻)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不仅成功解决了水产品有效供给问题,而且走出了一条“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道路,并变成全球渔业生产大国、水产品出口大国和主要远洋渔业国家,水产品总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来自中国。
农业部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水产品产量4896万吨,是1949年的108倍。水产品人均占有量提高到36公斤,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倍,比1949年时增加约35公斤,有效改善了城镇和乡村居民的膳食结构。
60年来,我国渔业经济总量明显提升,成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支撑。渔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份额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2%提高至2008年时的10%左右。渔业现在已经成为农业产业体系调整的重要方向,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事渔业生产走上了富裕之路。2008年,全国渔业从业人员1454万人,渔民人均收入增加到7575元,比1978年增长81倍,高出农民人均收入2000多元。
农业部渔业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我国捕捞渔船经历了动力、机型、材料和装备的变革,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养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水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2008年全国有各类水产加工公司9971家,加工能力达到2197万吨/年,比1978年增长了22倍。渔业慢慢地发展成为集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了以黄渤海、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优势养殖区为主体的“两带一区”区域布局。
面对传统撒网捕鱼方式下渔业资源日渐枯竭的状况,我国及时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实施了“以养为主”的重大政策调整。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渔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建立了养殖水域滩涂确权发证、捕捞许可、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保障了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990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变成全球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到目前我国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0%。
“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模式,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突破了世界渔业发展过分依赖天然渔业资源的旧模式,拓展了我国渔业发展的空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正从传统养殖向健康养殖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节水、高效、生态、健康型养殖模式已成为中国水产养殖业的主体。设立禁渔期、禁渔区,伏季休渔、大规模人工鱼礁及增殖放流等一系列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措施得到加强,渔业资源衰退的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
60年来,我国热情参加渔业国际合作和竞争,充分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拓展我国渔业发展的空间。目前,我国拥有近1500艘远洋渔船,作业海域遍及三大洋公海和32个国家的管辖水域,变成全球主要远洋渔业国家之一。我国先后与有关国家签署了13个双边政府间渔业合作协定、6个部门间渔业合作协议,加入了8个政府间国际渔业组织,同时还参与了12个多边国际组织有关渔业的活动,在渔业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明显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