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新中国经济75年 奔向繁荣之路——农业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发表时间: 2024-10-09 21:28:14 发布于:乐鱼平台网站登录
【导语】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超百万亿元规模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国家;从基本解决温饱,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摆脱绝对贫困……75年与时代偕行,中国经济巨轮穿越惊涛骇浪,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回首来路,中国经济以势待时,以时取势;展望前路,中国经济长风万里,光明在前!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数千年生产实践孕育出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中国经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头羊,有赖于农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新中国成立之初5亿人吃不饱”到“进入新时代14亿多人吃得好”,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9月22日,黑龙江省重要粮食产区哈尔滨市方正县的稻田(无人机照片)。(图源:新华社)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507亿元(当年价,下同),比1952年的461亿元增加1580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53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4.5%。分产业看,农林牧渔各业均保持稳定增长,1953年至2023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年均增速分别为3.8%、6.7%、5.6%、8.7%,2004年至2023年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年均增速为7.5%,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我国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高度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多元、协调发展”的历史转变,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构建。1952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9%,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农林牧渔业加速发展,农林牧渔业结构逐步协调合理。2023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9%,比1952年下降31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占4.4%、24.6%、10.2%,分别提高2.8个、13.4个、8.9个百分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各地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和多功能性不断延伸拓展。2022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956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16.2%,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2倍以上。2023年末全国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的村占比为14.7%,50万农户开展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8400亿元。2023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过7300亿元,超过100万农户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
9月26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慎水乡王牌村村民驾驶收割机收获大豆。(图源:新华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1962年稳定在3000亿斤以上,1966年达到4000亿斤,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超过6000亿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实施,极大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粮食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增长5.1倍;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超出世界中等水准,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粮食安全不仅是数量上的,更是质量上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从追求数量为主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逐步向质效并重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粮食生产走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持续大力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打造了一批优质强筋弱筋专用小麦、高产优质玉米示范基地,取得了节水抗旱小麦、超级稻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既要吃得饱,也要吃得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餐桌慢慢的变丰盛。经济作物生产蒸蒸日上,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品质不断的提高,并且实现跨地区、反季节供应,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为丰富。近些年来,畜牧业现代化、规模化进程加快,综合产能逐步提升,肉蛋奶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渔业生产繁荣发展,水产品产量从1989年起稳居世界首位。
8月20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五大连池农场有限公司大豆地块,农用飞机在进行“一喷多促”作业。(图源:新华社)
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成效: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全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4%、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一组组闪亮的数据印证着飞跃,农业强国建设步履铿锵,现代化大农业活力澎湃。
看农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灌溉水源保障和灌区建设改造,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增强,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上,完成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2023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10.75亿亩,比1952年增长2.6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看科技。2023年,全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达63.2%,比2012年提升8.7个百分点,农业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以上。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已成为农业生产向现代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科技兴农、科技助农成为现代农业的主旋律。
看绿色。2023年,全国耕地平均等级达到了4.76,比2014年提高了0.35个等级;全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发展到4.10亿亩,全国农业用水量从2014年的3869亿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3600多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系数达到0.58,比2014年提高了0.05。化肥农药施用持续减量增效,2023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022万吨,比2012年减少817.1万吨,下降14.0%;2023年全国农药使用量115万吨,比2012年减少65.1万吨,下降36.1%。
看产业。全国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超过9万家,培育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的强镇超350个,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4068个,实现总产值9000多亿元。全国许多地方依托资源优势,打破传统农业生产边界,立足乡土特色、对接市场需求,“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悠远的农耕文明、特色生态资源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呼应,催生出一批有特色、有热度、有前景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砥砺奋进七十五载,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农业高水平发展持续推进,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未来,中国人的饭碗会越端越牢,生活更会慢慢的好。
新中国经济75年 大国工程(一)南水北调 —— 奏响清澈与繁荣的交响乐
新中国经济75年 大国工程(五)西电东送 —— 打通东西共赢的能源动脉
新中国经济75年奔向繁荣之路——农业发展结出累累...
国庆假期是一年当中难得的长假,不少单位安排了丰富的集体活动,但也有一些基层官兵反映:节假日活动比平常...
整治为基层减负,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也是一份上下联动、同题共答的作风考卷。贯彻落实《整...
今年9月是“全民国防教育月”。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军队应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动更多人强化国防观念和忧患意...
奋斗强军 ■姚国玉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近段时间,大江南北、军营内外纷纷组织相关活动,铭记历史...
勿忘血火历史的警示 ■韩炜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
2024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年会(珠海-横琴)8日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序幕,约1500名与会者围绕“新高地·新优势·...
刘亿祥摄 报讯黄欣、刘亿祥报道:日前,联南苏团为我第10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全体官兵举行授...
第81集团军某旅注重发挥骨干人才作用 组成攻关团队集智破解难题 报讯葛忠华、李润科报道:“多亏有...
新疆军区某团加强人才一专多能培养—— 跨专业训练提升综合素养 ■报特约记者李康邹珺宇 “目标丢...
南部战区空军雷达兵某旅:表彰奖励“跟得紧”精武动力“鼓得足”
南部战区空军雷达兵某旅及时兑现奖励激励官兵创先争优—— 表彰奖励“跟得紧”精武动力“鼓得足” ■赖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