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2024中国水产品大会在京举行
发表时间: 2024-12-15 11:39:31 发布于:农业专用网
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水产品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新格局 新动能 新机遇”为主题,聚焦水产品贸易与市场、传统与新型流通消费渠道、消费潜力与新增长点、品牌实力和品牌价值提升、创新与跨界融合发展,链接优质资源,激发健康消费活力。多个省(区、市)渔业行政主任部门、推广体系、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专家学者、企业和媒体等代表近千人参会。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王欣太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提高速度缓慢,局部冲突不断,贸易出现碎片化,国内外水产品有效需求减少,我国水产品生产虽总量保持增长,但部分商品市场饱和、价格波动,且面临着国外水产品进口冲击和国内水产品出口不畅等问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高级渔业官员Marcio Castro de Souza表示,从社会、经济和环境角度看,水产品是重要的动物蛋白。此外,渔业和水产养殖具备极其重大的社会意义,目前全球有超6000万人从事渔业方面工作。全世界鱼类资源中,7.3%未被充分捕捞、57.3%以可持续水平被捕捞,35.4%被过度捕捞。预计到2032年,水生动物产量将增长10%。而预计到2050年,亚洲对水生动物的需求将增长12%,非洲将增长74%,大洋洲将增长28%,全世界将增长22%,因此发展水产养殖业,将能满足大家对水产品日渐增长的需求。此外,未来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将日益提高,传统市场对进口需求也将一直增长,水产行业未来将面临更多挑战,链接本地市场与国际市场、做好差异化产品将帮助行业可持续发展。
“近30年,全球水产养殖业快速地发展,水产品生产产量增长了5倍,成为食品领域增长最快的版块。”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分析,水产养殖业是未来水产品供应的保障。我国水产品产量中,养殖产量占到81%。水产养殖不仅解决了我国水产品短缺的问题,还大量出口国际市场。我国水产养殖业已进入绿色、可持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
今年,我国仍保持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在出口大国中,均以养殖国家为主。崔和表示,除应全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外,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从生产到流通到加工全流程全链条的变化,行业未来应更重视国内市场。近几年,水产品消费水平呈下滑趋势,大众购买力下降,消费减少,物流成本大幅调整,我国的水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进口连年增长,对产业形成冲击,产业也应适时做出调整。
餐饮业方面,崔和分析,目前我国新增大部分为单价偏低,加工品、预制菜品使用较多的店,能够准确的看出大众偏向实惠、低价的消费。水产行业能够最终靠演变升级流通渠道,如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发展供应链、引进大数据等手段优化成本,降低单价满足大众需求。未来,水产行业还应继续创新产品,创造中餐出海机遇,研发方便、快捷的加工水产品,完善冷链物流,整合大企业资源,使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健康。
标准与认证对于水产行业而言,如同指南针指引航向,不仅是确保水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石,也是打开国内外市场大门的钥匙。通过遵循高标准,企业不仅能有效提升自身品牌形象,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环保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蓝色食品”即水产品,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自去年起,我国开始推动蓝色食品认证项目工作,此次参会专家还一同探讨了该认证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科技与市场加工处处长曾昊表示,推广国际化水产品认证是实现我国渔业发展的策略和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作为国际水产品贸易大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与世界接轨的水产品认证体系显得很迫切。过去,我国曾尝试建立国内认证体系,但面临国际认证本土化难度较大的挑战。蓝色食品认证将成为中国渔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词,不仅承载着对健康、可持续海洋食品的美好向往,更寄托着对渔业高水平发展的坚定信念。他强调,要加强与国际认证的合作,早日实现国际认证的本土化和国内认证的国际化;充分认识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水产品认证率;完善认证体系,提高水产品供给的质量。
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有限公司亚太区食品认证总监李德昆表示,在推动水产公司制作贸易方面,国际化认证标准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产品安全性和质量的保障,增强了花了钱的人产品的信任;其次,认证标准为公司可以提供了国际市场的准入资格,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扩大销售范围;最后,认证标准还帮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从2000年起,就引进了一系列国际化水产行业标准,如MSC、ASC和BAP等,这些认证标准的推行,促进了水产贸易的便利化,同时也为公司可以提供了市场进入的便利条件。由于我国水产市场的特殊性,如地域差异、消费习惯、价格敏感度等,国际化认证标准可能没办法完全适应我国的市场环境。因此,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的真实的情况,制定符合中国市场的水产认证标准,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水产市场,而蓝色食品认证是中国自主构建的蓝色食品品质评价与认证体系,将助力渔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推我国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在大会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16家单位发布《水产品可持续追溯指导通则》团体标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王悦指出,可持续水产养殖发展和有效渔业管理,对保障国际市场水产品持续稳定供给和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明白准确地提出,推进产品可追溯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实现品牌价值。为推动水产品供应链的各定义相关方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协会从产业链应用实操性、科学性、合规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出发,联合其他15家产学研单位制定了《水产品可持续追溯指导通则》团体标准。该团体标准于2023年9月正式立项,2024年11月完成报批及发布,规定了水产品可持续追溯的总则、信息采集、信息分级、信息记录、产业链各环节信息记录的要求,内容涵盖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等产业链各环节,对规范和指导水产品全产品鉴定和实施追溯体系具备极其重大指导意义。